103/12/20 (星期六) 天氣:晴
**溪頭竹蘆
溪頭「竹廬」位於神木步道旁幽靜的孟宗竹林中,1973年由當時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陳邁設計,原本規畫作為蔣經國的行館,但落成後卻從未住過。落成於民國65年立體竹字造型的竹廬,位於神木步道旁幽靜的道孟宗竹林中,融合了傳統中國式風貌於現代,圓形大門呼應竹子的圓柱外觀,內部透過 落地窗及圓窗,處處呈現出一幅幅的天然美景。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內的森林步道,因生態豐富完整,日據時代被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選為附屬的演習林,光復後規劃設置為溪頭森林遊樂區,境內遍植杉、柏、紅檜、銀杏與孟宗竹,古樹參天,偶有陽光灑下樹林中,時而雲霧飄渺,園區有大量的芬多精,泌涼的步道適合避暑,但即便是冬日來,走在步道中也不會覺得寒氣逼人,頗為舒適呢!
**溪頭神木
溪頭紅檜神木,神木樹齡推估為2800年,胸徑為5.5公尺,樹高46.2公尺,因生長過程中遇天然生成環境所影響,致根基系的"包石作用"及樹心組織受"藕朽菌"真菌寄生導致中空腐朽,使得現存的溪頭神木樹體基部存在巨石豎立,且可容人行之通道與樹幹中空可仰望天空的奇觀。然因樹體內的天然通道受部份遊客破壞,故現以紅檜殘材設計成竹籬,盼神木能延續其生機。
**彩虹橋步道
步道長度不長,就是走到神木的後方,經過彩虹橋繞一圈後走出來,不過彩虹橋看起來年久失修,沒有細心維護,早已失去彩虹的光彩,繞一圈下來後由遠處拍彩虹橋,因為模糊了,反而覺得比起近看視覺感受好上許多。
**空中走廊
空中走廊是在民國92年設計,民國93年7月25日於溪頭正式啟用,全長180公尺、最高點距地面22.6公尺(相當於8層樓高)、蜿蜒於50年以上樹齡的台灣杉與柳杉林的走廊中。這條全國首創的走廊提供了這個像學者一樣上到樹冠層來觀察的機會,除了可以體驗那種由上往下觀賞杉木的不同景緻外, 更能就近觀察森林冠層各種植物、樹棲動物、鳥類、昆蟲及菌類等各式各樣生態,算是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內相當有賣點的人造設施,可惜我們來的時間不巧,空中走廊目前正在檢修維護中,真是殘念了,好不容易入了寶山,却又只能無奈而回,這回就先在它下方看看它的英姿囉!
**流浪腳
早期運送木材的架空索道終點,台灣由於多山,地形起伏大,開路對於生態會造成極大的破壞,利用此類型的架空索道運送木材,是一種相當環保的運送方式唷!
在位於流浪腳處,目前正在興建的展館,薇薇安還不清楚將來會做什麼用,不過看起來應該是未來園區裏辦活動的重要場地囉!
現在的流浪腳因桃芝風災,整治成森林戶外廣場。本區四週環山,景緻優美,緩坡型的大草坪是最佳的天然看台,亦是各種大型戶外表演的絕佳場所。
**大學池
原為日治時代伐木的貯存場所,台灣光復後,因不再有伐木作業,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將原本該荒廢的池子加以整治,於池邊施設漿砌石護岸,美化周遭環境,並在池中央搭建拱型竹橋,而有現在著名的拱橋倒影景觀。其名稱由先總統 蔣公於民國50年代曾在竹橋前與莘莘學子合影留念,因該池為台灣大學所管轄之大學實驗林所管理,乃取其名為大學池。大學池的竹橋以孟宗竹為竹材,定期全面更新以維護景觀及遊客安全,走一趟大學池,不妨來感受一下竹橋天然材質的韌性。
試了幾個不同的角度,終於找到薇薇安心中喜愛的大學池角度,池中映照著池上的景色,在抵逹大學池已近傍晚,能有這樣的光線讓人相當欣喜呢!
拉著Alan哥說什麼也要在橋上拍照留念囉~難得有攝影師帶出門怎麼可以錯過這個大好機會呢!大學池的竹橋窄小,原則上較適合當向通行,步行在橋上可以明顯感受到橋身的晃動,故同一時間通行人數不宜過多唷!打從下午約近四點時進入園區,走到大學池這兒,在溪頭森林園區內已待上二個多小時了,只是把重點的地方走一走,可以走的地方實在還有好多好多呢!當然今天的運動量也相當夠了,汗留得可一點也不少呢!其實溪頭這兒實在可以待上個一整天的,好好細看裏頭的每一個角囉!不過天色漸暗,這兒應該就是今日溪頭午後散步的最終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