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5 (星期日) 天氣:晴
繼今年新春的大英博物館木乃伊特展,暑假檔期不可錯過的就是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了,展覽目前在中正紀念堂展出,超過8000萬件藏品中,精選227件展品來台,是個適合親子參觀育教娛樂皆適宜的活動,不管大人小孩,透過本次的展出相信都能有不少的收穫唷!本次展出現場開放使用相機拍照記錄,唯一要求就是不得使用閃光燈,相當推薦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透過薇薇安的筆記,一塊來線上看展囉!
**三葉蟲化石
由許多三葉蟲堆疊起來的化石,是三葉蟲在交配的模樣,介由化石美麗的紋路將其呈現出來,相當狀觀值得一看。
**翼蝶
**受詛咒的紫水晶
傳說這一顆紫水晶受到了詛咒,主人將其鎖在七層嚴密防護的盒子中,再丟入運河中,仍被人找到並將其歸還,之後他將這顆水晶捐給自然史博物館,並附上警告信,表示此水晶受到詛咒,且沾染了歷史持有者的鮮血與不光彩的歷史。
**龍膽石斑
這隻龍膽石斑是存活在一百多年前的印度洋,它的身長最大可逹三公尺,是棲息於珊瑚礁中最大的硬骨魚,以小型鯊魚及烏龜為食,不過由於過度的捕撈,目前生態已岌岌可危。
**恐龍爪
發現在英國的恐龍爪,在此出展出的作品中也算是相當珍貴的展品之一,估計其存在於白堊紀(大約距今1.2億年前),隨著恐龍爪的出土象徵英國的恐龍即將被發掘的意義。
**玻璃章魚
因為真實的章魚在使用酒精保存後,會失去其原本的顏色,而布拉希卡父子透過玻璃模型,精準的記錄章魚存活時的樣貎。
**博物誌
又稱自然史,是博物館中收藏最古老的一本書,1469年於威尼斯出版,當時印刷機才發明不到30年,是最早出現的歐洲印刷書之一。
**陶獅
原裝飾在自然史博物館屋頂的矮牆,直到1980年代被新的複製品所取代。
**象鼻蟲戒指(右)
銘刻在戒指上的拉丁文,為來自詩人維吉爾的詩句,意思是"待我細述點滴鎖碎,贏得你的滿心欽佩"。真的還蠻意外以前人竟然會把昆蟲鑲在戒指內,當做飾品的一部份,也算是相當新奇了,反觀現今的飾品,鑲入飾品內較常見的以植物居多囉~
**貓咪木乃伊
看過人體木乃伊還未看過貓咪的,這展品至少超過2000年以上的歷史,貓咪木乃伊同樣源自古埃及,能把貓咪處理成如此的筆直,讓人相當稱奇。
**瑪惱碗 & 龜殼化石
**果實標本
**植物標本
**恐鳥
來自紐西蘭已滅絕的巨鳥,身形相當的高大,與下方英國生物學家並列而站的示意圖,可以明顯感受到其龐大的身形。不過話說牠雖為稱為鳥,其實像駝鳥一樣,也無法在空中飛行就是。
**魚龍
在英國發現的年輕魚龍,生存在侏羅紀時代,距今約二億年前,展場內也有撥放魚龍的動畫影片,幫助來看展的大小朋友們可以透過生動的影片,對魚龍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智利小嘲鶇(右二)
**象龜
**山羚羊
**微化石耶誔卡
以微化石費心製作的卡片,上頭描述的是聖誔節的祝福。
**鶴駝
從來沒能想過這鹿角可以長的如大巨大如此完整,看到這回展出的大鹿角也實在讓薇薇安驚呆了。
**昆蟲採集工具
包含了一個吸取小型昆蟲的玻璃吸蟲管、玻璃殺蟲瓶、標本針盒及鑷子,是由昆蟲史學家麥可.查爾姆斯-亨特組合,贈送給自然史博物館。
**劍齒虎
發現於美國的劍齒虎,生存於距今大約1.2萬年前,目前也已滅絕。
**渡渡鳥
發現於模里西斯,距今大約2000-2500年前,荷蘭水手到逹位於印度洋上的模里西斯島上時,人類成為其最大的威脅,部份渡渡鳥被捕食,部份則因為森林濫伐失去了棲息地及食物而導琦滅絕,在水手上岸後的短短90年,即已完全不見蹤跡。
**蝴蝶標本
台灣素有蝴蝶王國之稱,本此的展出也特別加入了這一區的蝴蝶標本,台灣的陸地面積僅佔全球的四千分之一,小島上却得天獨厚蘊藏380種已記錄的蝴蝶種類,50餘種特有種及特有亞種,不論就單位面積的密度或特有種比例均傲視全球。
**台灣雲豹
台灣體型最大的肉食性動物,體灰褐色,尾部有11至14個黑色環帶,狩獵時由樹上飛撲而下制伏獵物。部份原住民將雲豹的牙齒或皮做成飾品或衣物,做為勇敢的象徵,亦有部份部落視為祖先或神明,但研究人員自1997年起經過13年的調查,結果皆一無所獲,只能接受雲豹已滅絕的事實。
展區內無提供廁所的設施,若臨時需要外出,記得讓工作人員蓋上章,才能在同一日內再次進場參觀,今日的圖案剛好是渡渡鳥的圖案,相當可愛呢!
在紀念品店中真的很容易不小心就失心瘋,這次幫小寶貝敗了一個實用的手帕,手帕上印了此次參展的動物圖樣,希望可以加深看展的印象,另外還做了姓名貼,相當有紀念意義吧!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展覽資訊~~
展出日期:2018.07.04 ~ 2018.09.19
展出時間:10:00 ~ 18:00
展出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2、3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