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3 (星期五) 天氣:晴
期待已久的台東二大一小輕旅行,終於正式展開啦~許久沒和好姐妹Erica一起出遊,這次還多了一個小小成員小牧,而因為考量有小小孩的關係,所以這回利用清明連假出遊的三日行程也算安排的相當輕鬆囉!很幸運的有搶到秒殺的普悠瑪號,由台北到台東大約只要三個多小時就到了,速度相當快,結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好好在台東停留啦~
台東行的第一站來到卑南文化公園,鄰近台東新站的卑南文化公園腹地相當的大,佔地約30公傾,我們光用徒步在公園裏停停走走大概就待了近二個鐘頭,公園裏步道完善,走起來相當舒服,亦設有瞭望台,可以登高望遠,欣賞台東市的景觀。
**觀景台上卑南遣址-石板棺
來到公園先往高處走,沿著指示路線先登上了瞭望台,說起這瞭望台可不平凡,它不僅單單具有瞭望台的功能,同時在瞭望台的現址也有著卑南遺址-石板棺,所以瞭望台除了可觀景之外,也具有保護卑南遺址的功效唷!
**石板棺簡介
**卑南文化公園瞭望台上的風景
由卑南文化公園瞭望台看出去的景觀,遠處彷彿可以看見太平洋一般,放眼望去整個台東市的樓房看起來都不算高,綠地的空間還算不少。往下近看卑南文化公園,也可大略明瞭公園的腹地及參觀動線規劃。
由於卑南文化公園內部整修休館,所以來這兒的人潮便少了很多,至少團體客就明顯少了,而自然在公園內散步就多了悠哉從容的感覺。
**卑南族少年會所
大草原上的卑南族少年會所單獨矗立在藍天及綠地間,看起來相當的醒目,目前僅開放遠觀及拍照,為了安全考量不開放進入內部。
**卑南族少年會所簡介
**卑南文化公園大草原
大草原中間的二顆大樹下,設有長長的長椅,微風吹來,在大樹下一點也不會因為日正當中的酷熱而感覺到不適,如果膽子夠大,躺在那長長的木椅上,雙腳可以伸直,就是最好的自然床位啦~不管是靜座一會兒,或是躺平休息片刻,都是一種很棒的享受。
**考古工作站
**卑南遣址現地保存展示區
1980年,當時仍為卑南車站的臺東新站正值開工期間,怪手將沈睡地底數千年的卑南遺址挖起,揭開於世人眼前,然而因車站工程必須進行下去,因此卑南遺址遭到嚴重破壞,當時臺大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教授建議就地興建野外博物館,1991年,遺址現地規劃為「卑南文化公園」。隨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開幕,4個月後,卑南文化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臺灣第一座遺址公園。
**半月石
卑南文化公園以展示卑南遺址為主要特色,展示的出土文物包括石棺、器具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臺東新站右後方的月形石柱,已評定為一級古蹟。
來卑南文化公園吃釋迦及釋迦冰,大概就是一種很棒的享受了吧!這兒我們問到的鳯梨釋迦一顆只賣20元,比起台東車站的零售價,強強就少了一半的價錢,讓人吃的滿意也痛快,公園旁的商店販售的釋迦冰淇淋味道也相當不錯,一份30元也不算貴,沒吃過來嚐鮮一下還挺好的唷!